Sony 首款 Android 架构 Walkman Z1000 动手玩

由于遇到出差的关係,笔者很可惜的错过 Sony 首款 Android PMP Walkman Z1000 的在台发表会,因为借到以后亲自际操作,有太多想问问 Sony 设计师的问题。在目前 PMP 逐渐式微的情况下, Sony 如何在 Android 平台重新诠释 Walkman 呢?

跳转继续:

硬体介绍:

48325c2033d092460e94f7b6b0070c0b

Walkman Z1000 是一款 4.3 吋的 PMP ,采用 LED 背光的 SLCD ,解析度为 480 x 800 ,搭载 NVIDIA Tegra 2 应用处理器,记忆体 512MB ,内含 WiFi 、蓝牙以及 GPS ,预载系统是 Android 2.3 ,未来应该会升级 Android 4.0 ,机身重量是 156 克,连续音乐播放续航力 20 小时;台湾的版本是 NWZ Z1050 ,为 16GB 的版本, Z1000 全系列都没有记忆卡扩充的功能。

另外在音效部份, Walkman Z1000 使用的是新开发的 S-Master MX 音效晶片,相较先前 S-Master 晶片简化声音的处理程序, S-Master 需要经过去抖动、音量控制、效果器最后到 S-Master , Walkman Z1000 的程序简化成两道,直接把效果器与去抖动、音量控制与 S-Master MX 整合,可以减少多次处理造成的耗损。

台湾引进的版本所搭配的耳机为 Sony 自家 EX 系列 13.5mm 驱动单体设计,据称与 Sony 市售的 EX300 耳机是同级产品,不过商标多印刷了 Walkman 的字样。

99a9f49dbaf199ef764d67cbbd936c6e

图片取自: Sony.jp

造形设计:

3fad11b7363012aba8aec37c510b3a91

Walkman Z1000 从正面乍看下,会让人联想到同属 Sony 的 Xperia 智慧手机,不过 Walkman Z1000 正面并无实体按键,右下角的 Walkman 经典商标应该不至于错认。机身左侧一片平坦,至于右侧则有音量、 Walkman 按键以及 HDMI 输出,上方为开关,下方是耳机孔、 Sony Walkman 专属插槽以及吊饰孔。

Sony 首款 Android 架构 Walkman Z1000 动手玩Sony 首款 Android 架构 Walkman Z1000 动手玩
c26602e34539038735ab375087e13524a63a59efddf2a8794408cb37f5ec144e

背盖为不可拆卸设计,故在机身中央可见小小的 Reset 键,避免死当时无法重启;至于机背独特的圆弧 W 造型,则是为了机身中央的喇叭。当把 Walkman Z1000 平放在桌上时,由于中央凹陷设计,可避免喇叭被堵住。

eb1016729ee6d9c4a7d86ddaddeb289ac969675dae9a004254b9dea94d8b4c40

至于配色方面,台湾目前引进正面黑色、背面金属蓝的版本,不过从日本官网还可以看见 Walkman Z1000 系列还有红色的版本。

软体设计与操作:

f03f3e13c2e485cdd896bb744804ab9aedeef8faa79bf47cf3347c080b23ac12

Walkman Z1000 的基本设计就是一款 Android 设备, Sony Walkman 开发团队并未针对其 UI 作大幅度的修改,主画面下方的工具列有三个针对 Sony 自行开发 app 的快捷,至于小工具方面则仅多了与 Walkman 播放软体的 Wedgets Widgets,甚至连 Sony 手机上的数位时钟 WedgetsWidgets也没搭载。

93c914ffe45331dcdfcc171be7cdeef887be3a8d94aadf3789045c4649fa4cf2320c3bb24208127557b7d42360fe6a393ad7007a30f00e48dc9899cc15d70eaa

对于 Walkman Z1000 而言,最精华的部份仍是 Sony 自家的音乐播放 app ,如果用过 Sony 的Tablet P 或是 Tablet S 平板,应该对它的外观不会觉得陌生,不过既然挂上 Walkman 之名,多少还是有些差异的。

03275d2482bd3bdc5df830a5bd0dc1f5

168c921e81fd0287ed9428d3d5494c299227b45433d7a4aec668093b8242c538b6f2fcf0c1dbc5c9091e0cc7133058fd

3089f6dc69714eb0db70b86dd73f116579d712766e2d1b3d4c992945d4c9b859836fdd46d43b7090e6dfd3b29dbdd0d0

关键就在于按下 Menu 按键后的音效选单,仅有在 Walkman Z1000 上,才能使用 Sony 高阶 MP3 独有的强化音效,包括 S-Master MX 、 Clear Bass 、 Clear Stereo 以及 DSEE 数位音质还原功能,都是只有 Walkman Z 才有的独特功能。

12b8f1ce2ac9b4fb118d6f6dc7f65b1d5873d5cda618245b1cea27b68aceab1a

另外一些 Walkman 随身听特有的音乐分析器功能, Walkman Z1000 也未忘记这个功能,启动音乐分析器后, Walkman Z1000 会帮使用者从音乐的节奏与特性分析音乐的型态,并且产生一个独特的音乐类型分类方式,虽然不可能作到 100% 精确,不过对于偶而只想听特定类型如抒情歌、快节奏音乐的话,这个功能还算实用。

e74855d3a8cd82f3b85169c1d019e2f7b0b69e25f269aa3cdcda324e7f76f21f3b9ca4061cdc7416d66666c7329019c6

另外在所有的状况下按下 Walkman 键,就会跳出快捷音乐播放,至于 Sony 的这个小功具有两种操作方式,一种是单纯的单键,另一种则是滑动操作逻辑,单键就是画面上有播放/暂停、下一首、上一首等三个虚拟按键,直接点选即可;至于滑动逻辑则是单点代表播放/暂停,向右边滑动代表下一首,左边滑动是上一首,操作部份可以在 Sony 的 app 改变逻辑。

音乐品质:

Walkman Z1000 的音乐檔案类型并不算丰富,基本支援的类型包括 MP3、AAC、WMA、L-PCM 等压缩檔案,当然 WAVE 一定是有支援的,虽然可以利用 Walkman Z1000 基于 Android 的特性安装第三方播放软体支援其他格式,但由于播放软体的不同也多少会改变声音的调性,故笔者仍以它预设的软体作为基准,使用的音乐檔案为 320K 的 MP3 。

笔者同时向 Sony 调来一样使用 Tegra 2 应用处理器的 Tablet P 平板作为参考基准,不过光把耳机插上 Tablet P ,内部的电流干扰声就不断袭来,还没开始放音乐兴致就已经少了一半,可见并非针对音乐鑑赏的 Tablet P ,在耳机输出方面没有太大的着墨。

597a716c9460bf0bd5b6c19fc891cb87

把耳机插上 Walkman Z1000 ,就是笔者第一个惊喜,因为在多数的智慧型 PMP 上,插上耳机的瞬间往往会有些许的爆音,接着就是些微的电流干扰声之类的,不过 Walkman Z1000 仅有些许的爆音,至于电流干扰几乎是没有感觉,这表示 Sony 在内部电流干扰的过滤肯定是下过一番功夫的,不过开启 WiFi 的情况下仍多少会有些许的电波干扰状况。

接着是播放音乐,一般的智慧型设备为了省电,仅有在发出声音时才会启用音效部份,故插上去后也许没有电流底噪,但开始播放音乐后就会有些微的底噪;但是在 Walkman Z1000 底噪现象却微乎其微,背景的干净度甚至比起笔者曾拥有的 Sony Walkman A729 干净许多,不过在强制换曲时会有偶发的电流声。

至于声音的基本走向仍有着 Sony 中高阶 Walkman 偏暖、低频量略多的特性,人声也有一定的渲染力,至于空间感比起 A729 略大一些些,虽说可以经由调整 EQ 改变声音的走向,但基础声音个性大致上不会被改变太多,笔者个人是不喜欢也懒的去调整 EQ 等功能,不过它的声底跟 Sony 自家的监听耳机搭配起来相当合适,恰好可以弥补监听耳机情感较为缺乏的部份。

至于在驱动力方面,笔者不太晓得该怎去形容推力的部份,不过对于多数针对行动使用的耳机应该都不成问题,仅约 3 / 5 的音量就已经与 A729 切到几乎极限差不多,低频的质感与层次感相较 A729 也有些许进步,当然要媲美大陆製的几款拥有完整耳机放大线路的机器是有点困难的,但仍在多数的 PMP 当中算相当出色的。

另外提醒一点,虽然 DSEE 对于压缩比较严重的音效檔案有补正的效果,不过若原先的品质就已经是 320K 等级,笔者则相当不建议开启,不仅声音没有明显的美化,甚至在细听下声音反而有些许的劣化。

总结与个人观点:

6d29845aa4d257af2206f781105a2187

作为一款以 Walkman 为名的 Android 硬体, Sony 的确在声音的调校下的表现下了不少功夫,包括压抑电流底噪、基本的声音走向等等,都有着 Sony 一贯的风格,但是在 UI 逻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笔者以个人使用习惯提出几项在 UI 逻辑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锁定画面的快捷操作,相较 HTC Sense 在播放音乐时,锁定页面能够直接进行选曲与暂停功能, Walkman Z1000 的 UI 仍是原生设计,虽在任何画面按下 Walkman 按键可以跳出快速播放介面,不过在锁定画面状况下叫出这个画面却无法进行解锁,必须将 Walkman Z1000 休眠再用电源唤醒。

另外在使用上,笔者发现 Walkman Z1000 在播放完音乐会,会偶发性的中止音乐继续播放,而此时桌面小工具、 Walkman 快捷介面以及音乐 app 三者的画面会出现显示不一的情形,不过只要进入音乐 app 再次点击播放就可恢復正常,倒不至于引发死当的情况。

此外, Sony 也取消了机身的实体音乐播放键,虽然在这个触控时代并非非得要有实体音乐播放键不可,不过当把 Walkman Z1000 放在包包或是口袋中想要选曲,就不得不把整台机器拿出来并且按下 Walkman 按键对着萤幕操作。相较于韩国 Cowon 的 Android 仍拥有实体播放键, Walkman Z1000 只能在触控萤幕使用还是稍微麻烦了一些。

另外, Walkman Z1000 使用高效能的 Tegra 2 应用处理器,搭配 512MB 的记忆体,规格上其实与 Tablet P 、 Tablet S 一样,但却未导入 Playstation Certified ,这点算是比较可惜一些,毕竟 Playstation Certified 也算是 Sony 总体战略的一环,如 Xperia 智慧手机以及平板电脑多数都有导入该认证。

就战略面, Sony 仅保守的引进 16GB 的版本,但是 Walkman Z1000 缺乏插卡扩充的能力,如果加上安装软体以及大量的音乐的话,至少也该多引进 32GB 的版本才比较合理一点,更不用说国外还有 64GB 版本的 Z1070 。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由于 Walkman Z1000 使用的是 Android 系统,许多设计都可以不断持续透过系统升级的方式补正,日规至今也已经发布多次改版,未来应该也会从善如流的升级到 Android 4.0 ,也希望 Sony Walkman 的 UI 工程师能够将它的 UI 更贴近一款 PMP ,而非只是在一台 Android 设备上放入音乐的 app 而已。

然而在整体上, Walkman Z1000 系列的定价是略为偏高一些的,以相同的价格已经可以买到 32GB 的 iPod Touch ,除了容量, iPod Touch 硬体多了相机以及 Retina Display ,
更不用说 iPod Touch 拥有丰富内容的 iTunes 作为后盾。

虽然 Walkman Z1000 在声音品质比起 iPod Touch 优秀许多,不过有多少消费者能够听得出差异?更何况是在随身的环境下由于环境噪音等外在因素影响,只有声音品质较难说服消费者掏出钱包购买容量较少、娱乐性较低的 Walkman Z1000 ,已经有许多日系高音质 MP3 品牌退出市场的前车之鑑,恐怕这也是 Sony 在未来在产品策略必须思索的重点。

同场加映与日规机比较:

Sony 一向在日规以及外销机种有一定的差异,刚好笔者朋友也买了一台日规机,笔者就简单比较一下两版本的差异吧。

日规机在檔案支援上,支援 Sony 本家的 ATRAC 檔案压缩格式,可以透过日规机专属软体 SonicStage 将檔案转换成该格式。另外日规机多了 Sony Walkman WedgetsWidgets,不过这个 app 实际意义只是提供一个快捷页面供消费者连线到 Google Play 下载 Sony 艺人的音乐。

另外日规机的耳机是降噪设计,想当然尔,日规机也支援降噪功能,不过 Sony 并未把该功能整合到音乐 app 里,而是要透过一个专属的 app 启用。当然包装方面也是完全不同,台湾引进的国际版为硬壳吊卡,日规机则是纸盒。

THE END